当前位置:首页 - 中药文化 - 详细信息

医院地址:扬中市三茅镇扬子东路125号
乘坐路线:1路、2路公交车到中医院站台下
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(一)
    共列出90个品种,均是全国中药资源种类中具有特色的代表性品种。每个品种的来源、功效,生态环境与分布,开发利用历史与现状,存在问题与建议等为各品种简述的主要内容。

    1.人参

   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(Panax ginseng C.A.Mey.)的干燥根。栽培品习称参",野生品习称"山参"。具有大补元气,复脉固托,补脾益肺,生津,安神的功能。为常用名贵中药材。

    人参系半阴性植物。喜冷凉、湿润的环境,忌强光直射。野生于有一定光照、郁闭度适宜的山坡林下。宜栽培于土层深厚、疏松、透气、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上,并搭设荫棚。人参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,年产量占全国的99.6%。其中,山参主产于吉林桦甸、抚松、安图、临江,辽宁桓仁、宽甸,黑龙江宁安、东宁等县,产量甚小。园参主产于吉林抚松、通化、长白、集安、靖宇等,辽宁新宾、桓仁、宽甸,黑龙江铁力、伊春、东宁、林口等县、市。此外,北京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安徽、江西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陕西、甘肃等省、市、区有引种栽培,产量甚微。

    人参家种始于明代末年,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。30年代,东北园参总产量已达750吨,以后产量逐年下降,解放前夕年产50吨。建国后,人参生产逐渐恢复,并一直处于上升趋势。50年代国民经济恢复时期,人参收购量上升到50-90吨;60年代平均年收购200到300余吨。到70年代,年收购量由500多吨上升到950吨,产、销平衡略有多余;80年代生产调整,年收购900吨以下。由于出口和国内需求增加,货源不足,价格上涨,刺激了生产者积极性,出现盲目发展情况,超计划种植较多,年收购量为1700多吨至3000多吨,超过正常需要,造成积压。

    建国后,我国的人参生产一直处于发展之中,尤其是70年代以来,发展更快,展示了我国人参生产和销售所具有的潜力。目前要处理好逾量商品的收购储备,保护生产者积极性,妥善安排好今后的生产,防止大上大下。要加强栽培和加工技术的研究,提高商品质量,增强人参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,提高换汇率。还要研制以人参为原料的新制剂、新品种,开辟新的应用领域。

    2.三七

    三七,别名人参三七、田七、早三七、金不换等。为五加科植物三七[Panax notoginseng(Burk.) F.H Chen]的干燥根。为散瘀止血,消肿定痛的常用名贵中药材

    三七喜温凉、阴湿的环境,怕严寒、酷热、积水。栽培在山地林荫或棚下。分布于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广西。主产云南砚山、文山、西畴、马关:麻栗坡等县;广西靖西、德保、那坡等县。为云南、广西的地道药材,销全国并出口。

    三七有几百年栽培历史。民国时期,云南最高年产15吨,最低年产5吨。建国后,三七生产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,并从粮食、资金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,生产发展较快。50年代后,全国年均收购20吨;60年代初因自然灾害影响,生产下降;70年代生产迅速恢复,年收购达800吨,出现逾量商品积压。经过几年连续调整,年收购量降到160吨,库存减少,1985年起,供应偏紧,价格上涨,80年代后期种植面积又大幅度上升,最高年收购1200吨左右,再度产大于销。

    三七属多年生名贵药材,经济价值和医疗价值高,生产不稳定。要加强宏观调控,巩固老产区,固定产销关系,按需生产。要加强栽培、加工技术指导,降低成本,提高质量。开展综合利用,扩大三七新用途。

    3.大黄

   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(Rheum palmatum L)、唐古特人黄(Rheum tanguticum Maxim.ex Balf.)或药用大黄(Rheum officinale Baill.)的干燥根及根茎。具泻热通肠,凉血解毒,逐瘀通经功能。

    大黄喜干旱凉爽气候,喜光,耐寒,忌高温、多湿。野生或栽培于阳光充足、酸碱度适中的砂质壤土。其中,掌叶大黄、唐古特大黄分布我国西北及西南海拔3000米左右高寒山地之林缘、草坡及峡谷地带。主产青海玉树、达日、班玛、贵德等县,甘肃礼县、宕昌、天祝、碌曲等县,四川黑水、壤塘、甘孜、理县、阿坝、茂汶、金川等县及西藏昌都和那曲地区。大黄商品现以栽培为主,野生资源日益减少。药用大黄生于海拔较低山地之林缘、草坡。分布于陕西南部、湖北西部、四川东部及贵州、云南部分地区,产量较小。各类大黄均销国内外。

    大黄因其个大、色黄而得名,历代医家常用,经久不衰。以青海产“西宁大黄”,甘肃产“河州大黄”、“凉州大黄”、“铨水大黄”最为驰名。旧时,因交通不便,西北、西南地区大黄开发较少。建国前全国年收购量约1000吨左右,除国内销售外,还出口香港、南洋等地。建国后,加强了西北、西南地区野生资源开发。仅四川平均年产1400-1500吨。甘肃、陕西、青海、四川、湖北、宁夏等省、区已人工栽培。80年代全国每年平均种植近2万亩,收购1900多吨。

    过去,大黄野生资源比较丰富,目前越挖越少。应有计划地开发,同时,继续抓好优质大黄的培植。

4.山药

   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(Dioscorea opposita Thunb.)的干燥根茎,具补脾养胃,生津益肺,补肾涩精功能。

    山药对环境要求不严,喜温暖又耐寒。生于山坡林下、灌丛及沟谷路旁的草丛中。宜栽培于气候温暖、阳光充足、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透气性好、排灌方便的砂壤或中性壤土。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江苏、浙汀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陕西等省、区26O个县、市。主产河南武陟、孟县、温县、沁阳,产量大,质量优,为四大怀药之一,习称“怀山药”,为药用山药之主流,销全国并出口。其次,广西浦北、陆川、平南、博白、灵山、横县及广东化州、高州、吴川、三水等县地产的山药,多为薯蓣科植物参薯(Dioscorea alata L.)的根茎。产量大,多销国内。

    河南山药于夏朝以后有栽培,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,宋代怀庆府(今焦作市)已成为山药主产区,始称“怀山药”。商品有光条、毛条之分,历来畅销全国及港、澳地区。建国后,山药发展较快。1957年全国收购近1000吨,销售近900吨;60年代初年收购3000吨左右,产销平衡;70年至80年代初,山药生产基本稳定,产销平衡略有结余。在怀山药起伏发展的同时,广西山药迅速发展,1956-1983年全区累计收购3.7万吨,除自销外,还调供全国及出口。80年代中期,各地引种成功,争相扩大种植,1984年全国种植近90000亩,1985年收购达16000吨,商品大量积压,经几年调整,才恢复正常生产。

    山药适应性强,栽培区域广,生产起伏较为频繁。应因地制宜,合理布局,择优发展怀山药。同时根据山药药食兼用,营养丰富的特点,广开销路,使山药的生产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。此外,山药生产中存在栽培品种混杂、退化的问题,应筛选高产、优质品种,淘汰低产、退化老品种。并改进加工技术,提高商品质量。

    5.川芎

    川芎原名芎穹,为伞形科植物川芎(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.)的干燥根茎。具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功能。

    川芎喜温和、湿润、阳光充足的环境。栽培于海拔500-1000米的平坝、丘陵。产于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、山东、上海、江苏、等省、市。为四川地道药材之一,年产量占全国90%以上。尤以都江堰、崇庆、彭县、新都等县、市量大质优,销全国并出口。其他省引种的川芎,质量较次,多自产自销。

    川芎以“蜀川者为胜”。栽培始于北宋仁宗年间(公元1023-1063年)。建国初期年产800吨。1954年因受香港市场影响,川芎生产受到刺激,年产量猛增到6500吨,商品逾量。50年代末期调整到2000吨。60年代因自然灾害影响,种植面积迅速减少,年产量降到500吨,商品供应紧缺。60年代中期,川芍茎节蛾的防治成功和“两段育秧”法的推广,生产恢复发展,年产量达3200吨。70年代,年产5000-6000吨,再次逾量。80年代初,产销基本平衡。80年代中期,川芎生产又出现大的波动。

    川芎主产区自然条件适宜,农民有传统性的种植习惯,生产潜力大。主要问题一是市场价格浮动大,影响生产;二是川芎的栽培是山上育苓种,然后再移植于平坝区栽种,往往是育种计划与市场需要衔接不利。应加强市场管理,稳定价格,统筹安排川芎和种苓的生产。近一个时期,川芎的生产稳定在4500~5000吨为宜。

    6.天冬

    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[Asparagus cochinchinens (Lour.) Merr.]的干燥块根。具养阴润燥,清肺生津功能。

    天冬喜温暖、湿润,野生于阴湿山林、山坡草丛、丘陵灌木丛,栽培于丘陵、山地。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等省、区的700多个县(市、区)。主产贵州,商品销全国并出口。其次是云南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广西、广东等省、区,商品多为自产自销。

    全国天产区分布表,贵州省,分布县数79,主要分布在都匀、平塘、习水、仁怀、务川、凤岗、大方、黔西、威宁、紫云、清镇、普安、湄潭、赤水、望漠,产3吨以下;云南省分布县数57,主要分布在思茅、普洱、禄劝、富宁、景谷、墨江、滥泡、丽江、沪水、兰坪、宁蒗等,产3吨以下;四川省分布县数138,主要分布在彭水、酉阳、黔江、开县、古蔺、喜德、盐源、木里等,产3吨以下;湖南省分布县数76,主要分布在石门、慈利、东安、新宁、江华、永州等,产3吨以下;湖北省分布县数61,主要分布在郧西、郧县、京山、恩施、利川、来凤、阳新等,产3吨以下;广西省分布县数75,主要分布在阳朔、天峨、来宾、贺县、天等、罗城等,产3吨以下;广东省分布县数73,主要分布在惠东、三水、台山等,产3吨以下。

    天冬历代用野生品,药用有余时,多制蜜饯食用。50年代全国年收购量约300多吨。60-7O年代年收购量达600多吨,其中贵州、四川、湖化、湖南四省年收购量为370吨,占全国60%以上。1984年开始,敞开收购,资源遭到严重破坏。

    天冬系多年生药材,野生资源零星分散,经多年采挖,已越来越少,应有节制的开发利用;四川等地已家种成功,应积极发展;根据先药用的原则,处理好药用与食用的关系,保证药用需要。

    7.天麻

    天麻,别名为赤箭、明天麻。为兰科植物天麻(Gastrodia elata BI.)的干燥块茎。具平肝息风、止痉功能。

    天麻喜凉爽湿润的环境,与密环菌共生。野生或栽培于中、低山地。全国13个省、区近400个县有分布。多产于秦巴山地、川、鄂、湘山地和云贵高原。其中,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陕西、湖北等省野生蕴藏量较大;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吉林、四川、云南等省栽培较多如:

    全国天麻产区分布表,陕西省,主要分布区汉中、安康地区;四川省,主要分布区广元、乐山、凉山、绵阳、万县、涪陵、沪州地区;云南省,主要分布区昭通、迪庆、大理地区;贵州省,主要分布区毕节、遵义、黔南、贵阳、六盘水地区;湖北省,主要分布区郧阳、鄂西、神农架、恩施地区;安徽省,主要分布区舒城、霍山、金寨、潜山、岳西县。

    70年代前天麻多用野生品,因资源少,长期供应不足。50年代,全国年平均收购100多吨,供应很紧张。60年代中期,开展人工栽培天麻的研究,四川、陕西等省野生变家种成功,产量大增。1980年全国收购栽培天麻152吨,1983年上升到512吨。1985年种植面积1.9万亩,产量600吨,收购570吨、供需基本平衡,解决了多年紧缺的矛盾。

    由于天麻栽培和加工技术的进步,生产水平提高,产量增加,产销平衡。但家种天麻尚不如野生天麻的外观形态和内在质量。应进一个研究提高天麻的栽培质量和加工技术。目前,野生资源已很稀少,主要以家种天麻供应市场,根据预测,近一个时期天麻年收购量在600-700吨,可以满足需要。

8.木香

    木香为菊科植物云木香(Aucklandia lappa Decne.)的干燥根茎。具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功能。

    木香喜冷凉、湿润气候,适应性较强。栽培于中、高山地。分布在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西藏、陕西、山西、甘肃、湖北、湖南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省、区。主产云南丽江、宁蒗、中甸、维西、大理、剑川、兰平、福贡、贡山等县和四川开垦、巫溪、云阳、南川、平武等县以及湖南桑植、龙山等县。以云南、四川产量大、质量好,销全国并出口。

    木香原产印度,1935年云南引种成功。建国后,各地进行试种,普遍获得成功,产地迅速扩大,四川为生产区之一,生产能力较强。据统计,1960-1962年,全国年平均收购340吨;60年代末,年收购量迅速增至1240吨,云木香产地多在贫困山区,是当地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,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。因此,70年代初期,种植面积继续扩大,年收购量上升到4200多吨,年销售仅2300吨,库存1万余吨,严重积压。经多年的调整,产销比例失调问题基本解决;80年代后期,因压缩生产,商品库存减少,货源紧张,价格上涨刺激了生产,木香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,产量大增,商品再度逾量。

    云木香生产技术简单,繁殖快,单产高,收益较好;生产区自然条件适宜,发展潜力大。应因地制宜,合理布局,按需生产。目前以每年生产2500吨左右为宜。对生产者,要加强计划指导,签订产销合同,把生产稳定下来。

    9.贝母

    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种植物的干燥鳞茎,包括浙贝母(Fitillaria thunbergii Miq.),川贝母(F.cirrhosa D.Don)、暗紫贝母(F.unibracteata Hsiao et K.C.Hsia)、甘肃贝母(F. przewalskii Maxim.ex Batal.)、棱砂贝母(F.delavayi Fraxl Franch.)、新疆贝母(F.walujewii Regel)、伊犁贝母(F.pallidiflora Schrenk)、平贝母(F.ussuriensis Maxim.)。浙贝母具清热化痰,开郁散结功能。川贝母类具清热润肺,化痰止咳功能。伊以母(含新疆贝母)具清肺,化痰,散结功能。平贝母具清热润肺,止咳,化痰功能。均为常用中药材。

    贝母分布于全国18个省(区)300多个县(市、 区)。贝母因来源不同,其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亦有很大差异。

    浙贝母栽培历史悠久,川贝母等为野生。建国后,在积极发展浙贝母生产同时,开展了各种野生贝母的资源调查和栽培试验。50年代至70年代全国各类贝母收购置一直徘徊在500-650吨之间。由于浙贝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所突破,产虽比较稳定。但野生川贝母因后备资源紧张,人工栽培技术不易推广,商品仍然紧缺。

    各类贝母疗效、用量、生产状况不一样,应按需要,协调发展。浙贝母产量大,调剂面广,应搞好新、老产区的基地建设,并进一步解决加工技术等问题。川贝母疗效卓著,系贝母珍品,自然资源不足,长期紧缺,应在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资源的同时,研究发展家种,并要解决好生产中的资金和技术推广问题。其它地区性习用贝母,生产速度和规模要适当控制。

    10.牛膝

    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(Achyranthes bidentata BI.)和川牛膝(Cyathula officinalisKuan)的干燥根茎。前者习称怀牛膝,具补肝肾,强筋骨,逐瘀通经,引血下行动能。后者习称川牛膝、天全牛膝(四川)、拐牛膝(云南),具逐瘀通经,通利关节,利尿通淋功能。

    怀牛膝喜气候温和、阳光充足、干而不燥的环境。栽培于平原或丘陵。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省均有分布。主产于河南武陵、沁阳、温县等地,旧属怀庆府,故名“怀牛膝”,为著名的“四大怀药”之一,销全国并出口。

    川牛膝喜寒凉湿润的气候环境,栽培或野生于海拔1200-2000米山地。分布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省。上产于四川天全、金口河及宝兴、石棉、汉源、峨眉、洪雅、峨边、马边等县(区),为主要川产地道药材,销全国并出口。

    牛膝的栽培已有2000多年,为我国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品种之一。川牛膝之名见于《滇南本草》,栽培历史有几百年。建国后,牛膝生产经历了两个大的起伏阶段。50-70年代后期为发展阶段,70年代末期为调整阶段。从发展速度和数量看,因怀牛膝为一年生,发展快,产量大;川牛膝为多年生(三、四年)发展速度慢、产量小。全国牛膝的年收购量50年代420吨。70年代初上升到2300吨,产销持平。70年代末期,年收购3700多吨,略有逾量,经过调整,产销基本平衡。

    牛膝适应性较强,产地较多,生产潜力大。应分别以河南武陵、沁阳、温县和四川天全、金口河等老产区为主,建立基地,稳定生产。要根据川牛膝、怀牛膝的销售情况,协调发展。要搞好怀牛膝提纯复壮和川牛膝、怀牛膝加工技术培训。目前,牛膝的生产每年应控制在3000吨到3500吨为宜。

首页 | 医院简介 | 专家介绍 | 科室介绍 | 就医指导 | 医政信息 | 医疗设备 | 在线会诊 | 健康咨询 | 联系我们

江苏省扬中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 地址:江苏省扬中市三茅镇扬子东路125号
电话:0511-0511-88321573 传真:0511-0511-88321573 Email:[email protected]
网址:http://www.jssyzszyy.com 苏ICP备12045026号-1 技术支持: